保山市隆阳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方永琴同志先进事迹

来源:       2011-04-19 00:00:00      字体:[大] [中] [小]
  
  
  情系兰台 辛勤耕耘
  ——保山市隆阳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方永琴同志先进事迹
  
  方永琴同志,女,彝族,保山市隆阳区人, 1965年 11月出生, 1987年 8月参加工作, 1987年至 1998年任杨柳乡妇联主任, 1996年至 2001年 12月任杨柳乡人大副主席兼人大秘书, 1995年被选为云南省第七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 1998年被选为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4年至 2010年被选为隆阳区第二次、第三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 2002年 1月调入隆阳区人大,从事档案工作,同年 8月取得了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和云南省档案人员资格证书。九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 2006年、 2009年被评为市、区档案工作先进工作者和先进个人。
  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刚调入区人大的那段时间,方永琴从领导干部转换为一般干部,并接手开始从事一无所知的档案管理工作,对她来说心里无疑有些不平衡,但她没有讲任何条件,总是想方设法调整心态、战胜自己。只要一个人在办公室,就不断给自己鼓气:“过去多少苦都吃过了,这点苦又算什么呢”。这句话给了她面对现实的勇气,也给了她一颗平常心。可要搞好档案工作,有了良好的心态和情绪还远远不够,因为档案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它要求档案管理员有熟练的工作能力和较强的服务意识。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尽快适应档案工作的要求,方永琴像一个勤奋的学生,坚持每天学习档案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坚持每天做读书笔记,日积月累,这本另类的本子成了她的“导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她把研读党的方针政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档案工作业务知识等内容比作“学习”;把参加学习培训看作“进修”;时常对问题的分析思考是她的“复习”;一年一度的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编目等工作是她的“考试”。通过学习,方永琴不仅在政治理论和思想素质上有所提高,而且对搞好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鉴定、归档、编目等业务知识从陌生到熟练掌握,自身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敢于吃苦,尽职尽责
  方永琴同志 2002年 1月调入隆阳区人大从事档案工作,在这之前,人大机关因档案员变动频繁,档案工作处于无序、混乱状态。由于新接手的档案员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鉴定、归档等业务知识不掌握,因此,这个时段的档案管理不规范,保管期限划分混淆,堆放的箱柜档案较多。半路出家的她不知从何着手,多次向区档案局业务股的同志请教,积极向分管档案的常委会领导请示,返聘了退休的老档案员,协助整理、分类、鉴定、组卷等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苦战,重新整理、归档 1998年至 2001年的文书档案 98卷。使人大机关的文书档案收集完整、整理规范,为以后的档案星级达标奠定了基础。
  区人大机关由于办公用房比较紧张,档案室与档案库房一直以来都是混合使用,加之档案室紧邻政府洗车场,湿度和灰尘很大,通风、光照也比较差,不利于档案的保管。鉴于这种情况,方永琴及时向领导提出建议, 2003年 4月,隆阳区人大重新调整办公室,将档案室设在较为安全的地方。在搬迁的过程中,为确保档案不在搬运过程中有任何闪失,她坚持一个人搬运,小心拿,轻轻放,每天都是汗流浃背。花了整整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使 1982年以来 903卷(盒)档案和 8672册资料得以安全搬运,并加班加点对全部案卷进行整理上架和登记造册。那一段时间,经常到晚上 9点多才回家。每当儿子问起:是档案重要还是他重要时,方永琴总是回答说,“你和档案,在妈眼里,都很重要。你是妈的宝贝,档案是人大的宝贝。”
  隆阳区人大自 1980年成立机关综合档案室以来,共收集整理 1981年至 2001年的文书档案 869卷,声像档案 50卷、会计档案 175卷, 1991年 11月经保山市档案局评审为县三级标准。收集整理了 2002年至 2009年的文书档案 186盒 5676件,声像档案 14卷、会计档案 157卷、家庭档案 80卷。为了完成星级达标工作,方永琴同志敢于吃苦,尽职尽责。从 2006年 6月就没有双休日,但她没有叫过苦,没有拿过一分加班费,周末还叫儿子来办公室帮忙录目录。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录入了 1989年至 2005年档案目录信息 20000余条,并按照《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新要求,收集整理了 2002年至 2005年的文书档案 2693件,全文录入 1026件,声像档案 62卷,家庭档案 80卷、 653件,照片 3239张。建立了档案统计台帐,撰写了档案管理制度、全宗介绍、立卷说明、分类方案等 30多个档案汇编材料。 2006年 12月,通过省、市、区档案局验收组的考核,隆阳区区人大机关档案室以全区最高分晋升“四星级档案室”,使人大机关的档案工作初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轨道。
   方永琴深知,管理档案只是手段,利用档案才是目的。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总的目的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九年来,在档案借查阅中,她待人亲和,优质服务,共接待查访者 1500多人次,不断为人大机关和隆阳区其他党政机关提高工作效率服务。如: 2008年隆阳区委编写组织史时,多次派人查阅 1980年以来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人事任免材料,一查就是一个多星期,她都热情接待,认真查找,帮助复印,为编写组织史提供了依据,很好地发挥了档案的作用。
  服从组织,顾全大局
  隆阳区人大办公室由于人少事多,方永琴同志自从调到人大办公室工作后,从不因为自己曾经在基层任过职而拿架子,而是以大局为重,服从安排。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负责人大机关的文件材料校对与装订、计生、工会、妇女和日常办公用品的保管,会议室、常委会领导办公室的卫生服务等工作。平时做到把所学的知识与本职工作相结合,注重对人大工作和档案工作的调查研究,撰写了有关人大档案工作和人大工作的论文与通讯报道 10余篇,在《云南人大》、《云南档案》和《保山人大》等刊物发表。有耕耘就有收获,一篇题为《做好新时期地方人大档案工作的几点思考》的论文,曾获隆阳区首次人大工作研讨会三等奖,个人被云南人大杂志社评为 2009年度优秀通讯员, 2009年 12月被隆阳区总工会评为 2005— 2009年先进工会积极分子。
  方永琴,这位隆阳区人大机关档案室的档案员,她情系兰台,辛勤耕耘,从故纸堆里收藏时间,从碎片中积累历史,在服务中奉献芬芳,她就像一朵兰花,伴随着历史的幽香默默绽放。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