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县档案局李志萍同志先进事迹
来源:
2011-04-20 00:00:00 字体:[大] [中] [小]
李志萍同志 1986年从华宁县宁州镇调入县档案局(馆)从事档案专职工作, 26年来她遵纪守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档案业务知识,积极宣传和贯彻执行档案法律法规,热爱档案工作,热情主动、谦虚好学、任劳任怨、团结同志,顾大局、识大体。多年来她在平凡的岗位上立足本职工作,不管是在做馆内建设、开发利用工作,还是在馆外指导业务工作,都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过硬的业务水平和认真负责踏实的工作作风,出色地完成每年安排的各项工作指标任务,为华宁档案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一、勤奋努力,热情服务,认真做好档案库房的安全保管利用和馆内建设工作
1986 年以来,她主要负责档案库房的管理和查阅利用工作,认真做好档案的“十防”安全保管工作,经常检查库内的设备、电路、开关,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反映,排除不安全隐患。特别是 1992年档案馆搬迁到政府内新建的档案馆时,发现档案库房内湿度比较大,达到 100%,为了保护档案,防止潮湿霉变,她除了用吸湿机调节外,还任劳任怨,每天定时在上午 9点左右和下午 5点左右开窗通风去湿,每次开关 48道窗子,每道 3层,同时认真做好温湿度登记。在她的努力下,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馆库内的温湿度已逐渐调控到温度 20℃,湿度 55%左右,已适宜档案的安全保管要求,所保存的 3万多卷(件)各种门类的档案, 1913卷清朝、民国档案及国家历史珍贵重点档案没有出现霉变情况,确保了档案的安全,受到了领导的好评。
从 1986年至 1998年她一直承担馆内档案的提供利用接待工作。 1987年华宁县开始编写县志、部门志、组织史工作,查阅人次、卷次数量非常大。 1988年以后随着馆藏档案数量的增加,档案资源的优化、整合,加之社会对档案意识的增强,查阅利用工作日趋频繁,但她总是热情接待、服务周到、不厌其烦,基本上让每一位利用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去,为此有的单位和个人还向档案馆寄来了感谢信。在长达 12年的提供利用中,共接待利用者近 2万多人次,提供档案资料 23500卷(册)。由于她熟悉馆藏内容和存放位置,查全率、查准率高,为领导决策、编史修志、落实平反冤假错案、公务员登记、工资改革晋升等工作服务,充分发挥了档案的历史凭证作用和档案部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窗口作用。华宁县档案局工作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肯定, 1995年华宁县政府报告中总结说:“档案工作,为县委、政府决策当好了参谋”。
她工作积极主动,在馆内建设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参加了县档案馆从晋升三级、二级到一级标准晋升的整改工作任务,主动承担了图书资料整理,到期档案、字迹褪变档案的查阅鉴定登记和各种统计台帐的建立以及档案业务用品管理、出售和局馆财务工作,在档案馆的达标晋升工作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积极开展机关档案室目标管理达标升级工作
1998 年初,为加强县档案局业务指导工作力量,她从馆内安排到业务指导科工作,先后负责指导县民政局、县纪委(监察局)、公安局等 16个单位的档案目标管理达标升级工作。这些单位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华宁县档案管理中的老大难单位,如华宁县公安局由于档案形成时间长,涉及整改的档案数量上万卷,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面对困难,她主动与分管领导联系,取得了公安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拨出了专款,购买了档案用品,配备了 20多组档案铁皮箱柜,并组织抽调了 9人参加档案整理工作,由于指导有方、措施得力,仅用了 6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县公安局 1950年至 1998年形成的 14854卷各种门类的档案整改任务和达标汇编文件材料工作,并于 1999年 1月以 98分的成绩通过验收,达到省 C1级标准。
2000 年 1月,按照市、县公安机关的要求,对公安系统派出所进行达标升级管理工作,档案局领导再次把宁州派出所等 10个单位的达标任务安排给她,并要求在年底按期完成达标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而这时她的女儿还小,正上小学,需要人照管,她的爱人在县公安局 110指挥中心工作,经常出差、下乡,很少有时间顾及家庭。并且华宁县 10个派出所分布在各乡镇,有的路途比较远,但是她没有向领导提出自己的困难和任何要求,把女儿托附给邻居照管,就深入到各个派出所摸底调查。针对派出所档案管理较为薄弱,民警档案意识不强,内勤更换频繁,档案资料处于零散、成捆、成堆、整理工作量大等诸多情况,她帮助档案员制定了派出所达标计划、档案分类方案、保管期限表,并建议领导将档案达标工作纳入派出所工作议事日程,列入年终考核内容,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工作。从 2月至 7月份她往返于各个派出所之间进行指导,放弃了 30多个星期天、节假日。工作中她考虑到派出所的内勤不熟悉档案整理方法,为缩短整理时间,保证案卷质量关,她在派出所住下来,亲自负责各派出所的文件材料的整理、归档、组卷工作,同时为民警讲解、指导档案材料从收集开始到整理组卷、编目、装订等一系列工作环节。七月份在盘溪派出所时由于气候炎热,气温在 30度左右,她经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一天下来,常常是一脸的灰尘和一身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她没有叫苦叫累,凭着自己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与派出所的同志一起把一箱箱、一捆捆、一堆堆年度跨度大,形成时间长( 1950至 1999年)的零散文件材料一份一份整理成一卷卷规范整齐的档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收的成果。提前半年时间完成了宁州等十个派出所自成立以来的各类文书、户籍、业务档案的整改工作任务,共整理档案资料 18147卷(盒)。经省、市、县档案部门验收,全县十个公安派出所的档案目标管理全部达到省 C1级标准。 2001年,她又指导县公安消防大队实现了档案目标管理达省 C2级标准,率先在全市公安消防系统中迈上档案规范化管理轨道,至此,全县公安系统目标管理实现了满堂红,公安档案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立足本职工作,及时做好改制企业档案归档工作
从 2001年开始至 2003年,她先后指导木器厂、县食品公司、盘溪、青龙食品站等七个改制单位的档案整理工作,并参与整理了破产企业盘溪糖厂、物资公司等九个企业所属的档案的分类、立卷、归档工作。
四、踏实工作,积极做好农业农村建档和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归档工作
1998 年以来,她负责并参与清理乡镇单位、宁州镇、城郊乡、新城乡档案立卷归档工作。始终坚持每年多次深入到各乡镇、社区、村委会帮助清理文件材料以及装盒、盖章等工作,建立农业农村税费改革档案。 2008年至 2009年 2月在完成其它任务的同时,参与了林权制度改革有关工作,经常下到乡镇、村委会检查、指导林改档案工作,并且至始至终指导并参与整理了华宁县林改办及各乡镇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
五、精心指导年度立卷工作,认真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创星级活动
2003 年,根据国家档案局 8号令通知精神,她积极推广实施《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理论联系实际按规范标准的要求督促、指导、检查各单位进行年度立卷归档工作。多年来她先后指导了县委办、政府办、公安系统、气象局、电力公司、财保公司、人行、农行等 50多个单位的年度立卷工作,每年都积极主动与各立档单位联系,争取领导的支持,多次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指导帮助建档工作。由于她耐心细致,热情直率,精心指导,业务熟悉,责任心强,工作中协调能力强,与单位的档案员关系融洽,因此她本人也颇受立档单位的欢迎,为做好机关业务指导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她所负责的单位案卷质量好,归档率高。
2007 年初,华宁县积极开展创星级活动,首先组织创星级业务知识的培训班,由她担任培训授课任务,向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专兼职档案人员 90多人,讲解档案室创星级活动的业务知识和家庭建档的相关要求。另外她还先后到县委办、发改委、人行、审计局等单位对 260多名干部、职工进行宣传发动工作,培训创星业务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指导完成了县委办、国土局等 17个单位的创星工作任务。 2008年又继续指导完成了审计局、财保公司、气象局 3个单位的创星级工作,其中她所指导的县委办是我县党政机关标准创星的首家单位(五星级)、供电有限公司和气象局是按照企事业单位标准的第一和第二家由省市档案局组织验收的单位,共建立家庭档案 645户 47820件。
六、组织开展创建国家二级档案馆的实施工作
2009 年 3月,她服从领导安排从业务指导股调到馆内担任保管利用股股长,组织开展创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的实施工作。此时馆内保管利用股的工作状况,由于人员更换频繁等原因,情况不那么乐观。统计台帐、数据等需要重新建立,完善部份档案需整改,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工作滞后等情况,创建国家二级综合馆的难度相当大、任务非常重。在局馆领导的鼓励支持下,她根据实施细则条款编制了 2009年接收计划和接收名册,组织协调指导接收了 29个单位到期应移交的永久、长期档案进馆,共接收档案 3129卷、 721件,接收、征集散存在各单位保管的华宁县重大活动档案和突发事件档案进馆,重新编制了华宁县档案馆全宗名册,按规范要求建立了馆藏 144个全宗卷,共 152盒。完善了年接收统计表、检索工具,新建立了馆藏资料、专门档案统计、登记档案抢救情况等 18种统计台帐。组织人员指导、规范整理了华宁县落实政策办公室、经委等 30个全宗 7409卷(件)文书、会计、声像、科技、人事档案。她还承担汇编了《云南·华宁柑桔节专题文件材料汇编》( 15万字)、《华宁县档案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效果实例汇编》( 2.52万字)。按期组织保管利用股完成创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的其它相关工作。在局(馆)领导的安排、组织协调和全局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2009年 11月 27日华宁县档案馆通过国家级测评组测评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
档案工作是平凡的,二十六年来李志萍同志在档案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精益求精,踏实工作,勇于开拓创新,她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至今她的职称还只是助理馆员,按她的条件在 2000年时就可以进中职了,她也曾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过文章,两次参加中级职称古汉语的考试都合格通过,但都因为无申报名额一直没有解决职称问题。 2009年 5月档案部门参公管理时有着 28年工龄的她,按照助理馆员级别套行政职务只任了科员,如果当初她不调入档案部门工作,现在至少也是主任科员,但她无怨无悔,仍然以档案工作这个神圣职业为荣,还是一如既往的以热情、乐观的态度,向档案战线上时代楷模刘义权同志学习,比工作、比贡献,默默无闻,耕耘在她所热爱的档案事业中,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档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