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挂县包乡联户驻村日记:同心协力 走出贫困
来源:
2012-09-14 00:00:00 字体:[大] [中] [小]


同心协力 走出贫困
赵新宇
2012 年 3 月 14 日 星期三 多云
按照局 “ 四群工作 ” 计划安排,工作组在五印乡党委、白池村支部的协助、配合下,对上白池村及绪妈苦村 5 户重点联系户及典型农户进行了走访、慰问。工作组通过掌握联系户基本情况、考察群众生产生活状况、交心谈心结对子等方式,使我们对两村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对党和政府在扶贫攻坚、惠民富民政策及取得的成效有了深入认识。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当地群众暖饱基本得到解决,道路、饮水、医疗等基本条件不断改善,虽然遭遇了三年连旱,农民生产、生活秩序正常,并通过发展核桃、烤烟、畜牧业,实现了农民增收。
但因为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单一、水利设施不配套、文化教育水平低等因素制约,当地扶贫脱困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通过今天走访的农户看,导致农村贫困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是因为没有实施计划生育,人口过多超过资源承载能力而导致贫困。上白池村有一家有 6 个兄弟姊妹,分家后老六还住在近 70 年的老屋里,主要收入靠 3 亩旱地,种包谷维持生计,一家五口人一年毛收入仅仅只有 5000 元;
二是因病致贫。绪妈苦村有一户农户,一家有两个慢性病人,前些年治疗花费数万元,虽然现在农村医疗大部分已经有保障,只靠几亩旱地的确很难支撑。
三是搬迁致贫。白池村有一户杨姓农户,原来有 3 亩地在河边,后来自愿搬到上白池村,盖新房花费了大量资金,现在在迁入地没有山地,耕种都要到 3 公里 以外的山下,收入很低。
一天的走访调查使我们认识到当地扶贫脱困的任务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由于贫苦的成因和状况不同,必须根据实际,一户一策,认真分析、研究存在困难和问题,鼓励农户树立信心,正视问题,充分发挥家庭成员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与当地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帮助贫困户逐步走出贫困。
(拍摄者:黄燕玲)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