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挂县包乡联户驻村日记:脱贫致富路漫漫——锣锅地村见闻

来源:       2012-09-17 00:00:00      字体:[大] [中] [小]
  
  


  
  脱贫致富路漫漫 —— 锣锅地村见闻
  李 涛
  2012 年 3 月 15 日 星期四 晴
  今天到白池村委会锣锅地村走访农户。昨天就听村干部说今天的路会有点远、有点难走,没想到实际情况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从村委会出来跑了约 7 公里 的弹石路后,接下来是一段坑坑洼洼的土路,为了躲避这些大坑小洼,我们的车子像扭秧歌一样迂回前进,车里的人也被颠跛得东倒西歪。好不容易走完这段路,更为艰险的路已摆在我们面前。一条羊肠小道弯弯曲曲从山顶通向山谷,路的一面是山,一边是万丈深渊,路面泥土酥松,弯大坡陡,稍不留意,车子就可能滑向山底。长这么大,第一次领教这么凶险的路。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艰难路程,我们终于到达了锣锅地村。大家不顾劳累,立即深入农户家,与他们拉家常,了解民情。通过今天的实地走访,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锣锅地村居住着 76 户彝族村民,这里四面环山,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加上交通不便,村民们的生活都不太富裕。连续三年的干旱,使这个人口不多的村子有 20 多人外出打工,孩子只好交由老人来照顾,田地也只能由年迈的父母来耕作。由于没有专长,外出打工的大多在煤矿、屠宰厂从事技术含量低、风险大的工作;有的俩口子一块外出打工,媳妇禁不住外面世界的诱惑跟别人跑了;还有的因自身素质原因,打架进了监狱再也没能回家。这些原因,也促使一部分壮劳力宁可守着这片贫瘠的土地,也不愿外出打工。
  锣锅地村的所见所闻让我们一方面为村民们不畏艰苦,勇于与自然抗争的坚韧所折服,一方面也引起了我的不停思考,什么样的模式才适合像锣锅地村这类在偏远山区居住的农民们的发展?漫漫致富路,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不停地探索。
  
  
  (拍摄者:黄燕玲)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