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落后导致云南门户洞开

来源:       2013-01-18 11:30:08      字体:[大] [中] [小]
  
  
  云南省档案馆典藏清代光绪年间云贵总督衙门档案中,有数十卷报销电报杆线工程的账目清册。这项工程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般的国家基础建设,其实其真正起因却源于一场外交失败的惨痛教训……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即在滇设堂传教,外人借旅游之名频繁来滇游历、探险,搜罗情报,回国后发表的“游记”、“调查报告”均带有极为浓厚的殖民主义色彩。如法国人让得勒的《四川吞灭策》、德尔孟的《云南游记》等。这些宣传助长了法国商人及官吏欲经越南、云南、四川,而控制长江流域,进而吞并全中国的殖民野心。 19世纪 60年代,法国殖民者入侵越南,清同治元年( 1862年)攻下下交止(南圻),迫订《西贡条约》,割让西贡等地,欲从东京(河内),富良江(红河)入云南。 1873年攻陷河内, 1874年订《法越和亲条约》,承认越南“独立”,使其成为越南保护国。法国殖民者欲开通红河航运,遭到刘永福黑旗军的顽强抵抗,滇督岑毓英暗助军火,法国意图没有得逞。 1881年,中国驻英法公曾纪纪泽向法外交部交涉:声明越南是中国属国,中国政府不承认“法越前订之约”。李鸿章向法公使声明“越南属中国已久,贵国如欲吞灭,中国断不能置之不问”。 1884年中法交涉进入最紧张阶段,双方僵持不下。是年 6月引发两国战端。经过 10多个月的苦战,滇粤两军取得临洮大捷,叠克文渊、凉山地,并约好西贡内应,做好进攻北宁河内,将法人赶出越南的准备。突然,一纸停战谕旨,撤回了前线将士,一场胜券在握的战争就这样戛然而止。以签订不平等的《中法条约》、承认法对越的占领而告终。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怪事?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字“落后”。通讯落后使清政府最终丧失获胜的良机。其实,中法战争爆发以前,清政府已经注意到有线电报在军事上的重要用途。《清史稿·交通志》载:“同治十三年日本犯台湾,两江总督沈葆桢疏言电报之利,诏旨饬办不果行。光绪五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始于大沽北塘海口炮台设线达天津,试行之而利。”后“天津道盛宣怀言于鸿章,宜仿轮船招商之例,聚集商股,速设津沪陆线,以通南北两洋之邮,遏外线潜侵之患,并设电报学堂,育人才备任使。鸿章韪之,明年疏言,用兵之道神速为贵,泰东西两各国于讲求枪炮之外,水路则有快轮船,陆路则有火轮车,而数万里海洋欲通军信,则又有电报之法。近来俄罗斯、日本均效而行之,故由各国以至上海,莫不设立电报,瞬息之间可以互相问答。独中国文书尚恃驿递,虽日行六百里加急,亦已迟速悬殊……” 1880年 9月 18日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次年 12月 1日,第一条电报线(上海至天津)敷成并使用。全国电报干线从此开始敷设。可惜的是,中法战争爆发时,尚未敷到云南。云南方面的捷报经历层层加急驿递四川转电天津时,李鸿章与法使的和约早已签订。中国为通讯落后、信息迟缓付出了惨痛代价。云南地方政府痛下决心立即着手架设有线电报干道。经奏准后,清光绪十一年( 1885年),开始着手架线工程。“由广西百色接线入手,经剥隘、广南、开化、蒙自依次架线设局以达昆明。”这才有了档案中的账目清册。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云贵电报总局成立,云南全省范围划为官局,李必昌任总办。这一天无论官民所发电报“悉予免费”。这虽有些“亡羊补牢”的意味,但确实是云南步入近代的重大事端。
  
  (作者:吴强 摘自云南省档案馆《清末民初的云南社会》)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