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位为解放云南作出贡献人物:张炽

来源:       2015-05-18 11:43:18      字体:[大] [中] [小]
  
  
  身陷绝境奋争不息——张炽烈士
  


  
   张炽, 1898年 4月生,路南县(今石林县)人。 1919年考入云南省第一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张炽与杨青田等人振臂而起,铅印了一份名为《缘起》的传单到学校散发,串联发动昆明学生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
  1923 年 5月到南京东南大学预科学习, 1924年 9月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年底,经姚宗贤、刘平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了中共民国大学党支部负责人和中共北京地委委员,受党组织派遣,参加了国民党北京市党部的工作。期间在《京报》、《革新》、《云南周刊》等报刊了发表文章介绍国内外形势,宣传革命思想。 1926年 3月 18日,北京爆发了要求段琪瑞政府拒绝八国通牒的请愿示威游行,张炽担任游行指挥,在冲突中腹部被军警开枪打伤,但仍指挥群众坚持斗争。
  1926 年 5月,中共北方区委派张炽为特派员到大连视察党务。他集中精力整顿党团组织,于同月 30日召开全市党团员大会,分别成立了中共大连地方委员会和共青团大连地方委员会。在大连工人运动高涨的形势下,张炽参与成功地领导了日商福岛纱厂工人的罢工斗争。 8月,张炽返回北京,之后又到广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和共产党人在大沙头举办的政治训练班工作。
  1927 年初,回云南参加中共云南特委工作,负责宣传,主编《日光》周刊。春节,在家乡路南县武庙召开了 100多人参加的路南县农民协会成立大会。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张炽从昆明转移到武汉,后又转到南昌,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担任师军需主任、师参谋长等职务。同年 10月,辗转到上海,分配在中共中央秘书处工作,后经中央培训班学习,在中央机关做巡视工作,往来于南京、北京、天津、沈阳、营口、南昌、武汉,为了掩护自己开展革命工作,在他南来北往、东奔西驰的斗争历程中,担任过报刊编辑、中学教师、码头工人、商店店员、酒店伙计等,在白色恐怖中出色地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任务。
  1930 年5 月1 日 ,张炽在上海被捕,先后被关押在国民党上海市公安局、龙华国民党警备司令部、上海漕泾监狱、苏州国民党军人监狱,后拘押于南京中央军人监狱服苦役。入狱后不断被毒打,胸部受伤,伤口溃烂流血,身体极度虚弱。但他仍想尽一切办法与狱外党组织取得联系。他利用被派到洗衣间做苦力的机会,联系上入狱后经受了考验的共产党员,组成狱中党支部,并任支部书记,还组织了“互济会”,将难友团结在党支部周围。他亲自编写了一个宣传党的政治主张的小 报,取名《生活》,成为难友们的精神食粮。1932 年冬,由于叛徒出卖,敌人查获了张炽就是《生活》小报的主编,敌人想以此从张炽身上打开缺口,破获狱中党组织与外界联系的渠道,但敌人用尽了酷刑始终一无所获。 1933年 4月 1日,张炽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杨伍荣,文图来源:云南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