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位为解放云南作出贡献人物:陈赓
来源:
2015-05-18 11:43:18 字体:[大] [中] [小]
文韬武略一代名将——陈赓

陈赓大将是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共中央在悼词中称他是“卓越的军事天才”; 1989年,中共中央军委确定陈赓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36位军事家之一。
1903 年,陈赓出生于湖南湘乡县。陈赓从小立志从戎,于 1916年参加湘军。因不满军阀混战,毅然离开。之后,陈赓阅读了许多进步书刊。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陈赓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学员,因才识过人,多次参加战斗,表现非凡,成为“黄埔三杰”之一。在校期间,他当选为共产党支部书记,与国民党右派及反动分子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毕业后留校工作,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讨伐陈炯明的东征、省港大罢工等。 1926年赴苏联学习, 1927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 1928年,陈赓进入上海中共中央特科,化名王庸,在周恩来的领导下,担负保卫中共中央机关、搜集重要情报和进行反间谍斗争的艰巨任务,成为党在隐蔽战线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1931年,陈赓赴鄂豫皖苏区,参加红四方面军粉碎蒋介石的“围剿”斗争。 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陈赓任直属军委的干部团团长,负责保卫党中央的安全。 1935年,陈赓与政委宋任穷指挥干部团一举袭占金沙江的皎平渡,,为中央红军渡金沙江打开了通道。
抗战爆发后,陈赓历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军区及纵队司令员等职。他率部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取得了七亘村、黄崖底、长生口、神头岭和响堂铺、长乐村等多个重要战斗的胜利,并创造了群众性游击战争的典范。在党的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陈赓历任纵队司令员、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等职,率部参加了闻夏、同蒲、临浮、吕梁、汾孝、晋南等战役,开辟了中原解放区,之后参加洛阳、宛西、宛东以及淮海战役,广东、广西等战役,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 1950年,陈赓率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直抵云南边境,发起滇南围歼战役,在边纵部队配合下,全歼企图逃往国外的国民党第八军、第二十六军 3.2万余人,粉碎了蒋介石把云南作为反共基地、“重整西南河山”的迷梦。 2月 20日,陈赓率部进驻昆明。 24日,他在全省地师以上干部会议上宣布:云南从今天起已完全获得解放了。云南解放后,陈赓历任云南省委第二书记、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云南省军区司令员。他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云南“团结第一,工作第二”的方针。在他的领导下,云南省政权接管工作十分顺利,云南很快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3月,陈赓指挥主力一部进军西康,配合友邻部队歼灭胡宗南集团残部,解放西昌。同年 7月,应邀至越南,帮助越南军民进行抗法战争。
1951 年,陈赓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 1952年回国筹办并任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第一任院长。 1955年,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 1956年,当选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 1958年,被任命为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1959年,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 1961年 3月 16日,在上海病逝,享年 58岁。
(撰稿:解菲,文图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