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位为解放云南作出贡献人物:闻一多
来源:
2015-05-18 11:43:18 字体:[大] [中] [小]
从一介书生到民主斗士——闻一多

闻一多( 1899-1946),湖北省浠水县。诗人和学者,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伟大的民主战士。
诗人闻一多。闻一多多才多艺,热情浪漫,爱憎分明,富有激情。 1912年,闻一多考入清华学校,曾担任《清华周刊》编辑和《清华学报》的学生报编辑。 1916年,闻一多开始发表诗文,包括各种新旧体诗歌、赋、骈文和古文,如白话体新诗《西岸》等。 1922年,闻一多进入美国留学,先学美术,后改修文学。 1925年,闻一多离美返国,暑假后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作教务长,这是他一生从事教育的开始。 1926年,他与徐志摩等人创办了《晨报》副刊《诗镌》,大力提倡新格律诗,影响了一代诗风。 1928年,洋溢着爱国主义热情的诗集《死水》出版,深得青年人喜爱。
学者闻一多。回国后,闻一多先后任教于北京艺专、武汉大学和青岛大学等高校, 1932年秋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1937抗战爆发后,清华、北大南迁,他任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教学。他从唐诗上溯至汉魏六朝诗,再由《楚辞》、《诗经》、《庄子》而《周易》、古代神话和史前文学,并对古文字学、音韵学、民俗学也下了惊人的功夫,涉猎之广,研究之深,成果之丰,郭沫若叹为“不仅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为了研究,他废寝忘食,惜时如金,灯光“漂白了四壁”。这个时期的闻一多是典型的学者,不问政治,埋头故纸堆,颇有名士之气。
战士闻一多。闻一多从一介书生到民主斗士的转变始于西南联合大学从长沙到昆明的步行之旅,他看到了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1943年,他参加了“西南文化研究会”,在中共组织和民盟等多渠道的工作下,思想发生急剧转变,积极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中,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在纪念抗战七周年的晚会上,闻一多大声疾呼:国家糟到这步田地,我们再不出来说话,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我们不管,还有谁管? 1944年秋,闻一多加入民盟,次年当选为民盟中央执委兼《民主周刊》社社长。 1945年 12月 1日,昆明发生一二•一惨案,闻一多满怀悲愤,撰文揭露真相,抨击黑暗,呼唤民主,在死难烈士出殡时,他走在队伍最前面,在烈士墓前,他带领大家发誓:我们一定要为死者复仇,血债一定要用血来偿还的。 1946年 7月 11日夜,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被暗杀,特务们也不断对他进行威胁、恐吓,朋友和亲人都为他担忧,他仍然无所畏惧地四处奔走,为民主、为正义大声疾呼。 7月 15日上午,在云大至公堂李公朴先生遇难经过报告会上,闻一多拍案而起,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痛斥法西斯暴行,当晚即遭反动派暗杀,时年不满 48岁。
(撰稿:唐东生,文图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