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位为解放云南作出贡献人物:姚宗贤
来源: 2015-05-18 11:43:18 字体:
[大]
[中]
[小]
血溅铁狮子胡同的姚宗贤

姚宗贤,生于四川省会理县。少时随经商的父亲迁居到云南省元谋县,因青少年时期都生活在云南,后来改籍为云南人。
1917 年,姚贤宗从元谋考入云南省立第一中学。在各种新思潮的影响下,他日益萌发救国救民的思想,参与发起组织云南省立一中学生自治会。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姚宗贤显示了自己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组织能力,他与省立一中进步同学起草和制作了题为《缘起》的传单,动员全社会迅速声援北京学生的斗争。在随后成立的云南学生爱国会中,姚宗贤是骨干成员之一,他积极参加了抵制日货、罢课等一系列活动,参与创办了《云南学生爱国会周刊》(后改为《云南学生联合会周刊》),及时宣传报导国内外、省内外时事,介绍北京和全国各地学生爱国运动情况。 1920年初,姚宗贤与昆明五四运动中的一批骨干分子和进步学生,组织了云南第一个社会主义研究团体——大同社。为了启发民众觉悟,姚宗贤担任了由大同社组织在昆明举办平民夜校、排演新剧的工作。 1920年 10月,以大同社成员为骨干,以省立一中学生自治会名义创办了进步刊物《滇潮》周刊。姚宗贤是这个刊物的编辑之一。《滇潮》旗帜鲜明地提出“做云南吸收新文化的导管”,是当时在云南传播新文化的一个重要阵地。
1922 年,姚宗贤前往中国文化中心——北京,于同年秋考入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他在北京艺专主修西洋画和外国文学,在艺术上有一定造诣。他在北京《京报》上发表文章,点评当时中国著名美术家林凤眠的画展。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他关心国事,发动同学揭露学校的腐败现象,要求进行教学改革。经过一系列革命斗争的锻炼,于 1924年初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随后转为中共党员。入党后,姚宗贤先后担任了北京艺专学生自治会主席、中共艺专支部书记,参加了北京学生总会的领导工作和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的党务工作,不遗余力地完成党组织交派的各项任务。
1926 年3 月18 日 ,在中共北方区委的领导下,北京大中学生和社会各界举行集会、游行,反对日本纠集英、美、法等8 个帝国主义国家侵犯中国主权。姚宗贤率领本校同学前往天安门参加了当天的集会,会后,加入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前往北京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请愿。游行队伍遭到反动军阀用枪弹、大刀和棍棒的残酷镇压,走在游行队伍中的姚宗贤当场中弹,壮烈牺牲。姚宗贤是“三•一八”惨案中英勇殉难的七个共产党员之一,也是这次惨案中牺牲的两位云南烈士之一。
(余红,文图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