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位为解放云南作出贡献人物:周保中

来源:       2015-05-18 11:43:18      字体:[大] [中] [小]
  
  
  抗日骁将——周保中
  


  
  周保中, 1902年 2月出生于云南大理湾桥村。 1924年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第 17期。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营长、团长、少将副师长等职。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底赴苏联学习。
  1932 年 5月,时任中共满洲省军委书记的周保中冒险打入救国军,争取其团结抗日。 1933年 12月,周保中率其收编的救国军余部 500余人与中共宁安工农义务队会合,组成了绥宁“反日同盟军办事处”、中共同盟军党委会,周保中任书记。 1935年 10月,绥宁反日同盟军改编为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周保中任军长。面对日伪统治者调集 3万余人的冬季 “大讨伐”,周保中灵活地采取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的战术,实施外线作战,不固守游击区和根据地的游击战术,使第五军游击区扩大到整个绥宁地区,基干队伍在游击活动中得到很大发展。
  1937 年初,周保中成功地指挥了攻打依兰县城的战斗,毙敌 500多名,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迫使敌人取消了春季“大讨伐”的计划。这场战斗,政治影响很大,巴黎《救国时报》很快进行了报道。同年 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成立,周保中任总指挥,下辖抗联第四、五、七、八、十军和姚振山东北义勇军、王荫武救世军。游击区包括乌苏里江左岸、松花江流域 20余个县,与杨靖宇为首的南满和以赵尚志为首的北满抗日联军形成互为依托的品字之势,抗日游击队伍空前壮大。
   由于周保中屡次率部击溃日军,日军司令部先后悬赏 5万元、 10万元捉拿周保中、周保中的“一两肉换一两黄金”。
  1938 年以后,日本侵略者对三江地区的抗联部队进行了持续 8个月的疯狂“大讨伐”,妄图把吉东、北满等抗日联军主力部队压缩在三江一带的包围圈内一举歼灭。周保中领导的第二路军总指挥部被确定为围歼的主要目标。面对日军实施的“归屯并户”、保甲连坐、坚壁清野等经济封锁和军事“讨伐”,周保中制定了西征计划,并率第二路军总部近 700人,机动灵活地突破“大讨伐”,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险。
  1940 年春,抗联部队已由原来的 3万人锐减至不足 2000人,为保存队伍,周保中等抗联领导率部转移到苏联境内整训。期间,采取以抗联小分队的形式或战斗小组分批、轮流回国继续进行武装抗日活动。
   在东北 14年的抗日游击战争中,周保中所领导的抗联队伍,与杨靖宇、赵尚志等领导的抗联将士打击日伪“讨伐队”,破坏敌人交通通讯,袭击日伪军事据点,消灭了大批日寇,牵制了几十万的日本关东军,为全国抗战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解放战争时期,周保中先后担任吉林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吉林省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解放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政法委员会主任兼民政部部长,八大候补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并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委员。 1964年 2月 22日,周保中因病不幸在北京逝世。
  
  (撰稿:王东立,文图来源:云南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