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位为解放云南作出贡献人物:殷禄才

来源:       2015-05-18 11:43:18      字体:[大] [中] [小]
  
  
  用生命燃烧革命之火——殷禄才
  


  
  1947 年 2月,坚持了 12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川滇黔边区群众中享有较高声誉的云南支队队长殷禄才,在国民党军队的重兵“围剿”中壮烈牺牲,用热血和生命在云南革命斗争的历史长卷上书写了悲壮闪亮的一页。
   殷禄才, 1912年出生于云南威信县。 1935年 2月,中央红军长征进入威信。受红军的影响,殷禄才在家乡组织起 10余人的农民武装,开始了武装斗争的游击生涯。同年秋,殷禄才找到中共川滇黔边区特委和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要求给予指导和帮助。边区特委和纵队对他进行了启发教育,鼓励他继续开展武装斗争,和纵队保持联系。 1936年,经过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战斗锻炼,殷禄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领导的武装被命名为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云南支队。遵照特委与纵队的指示,云南支队坚持开展游击战,转战于川滇黔三省交界的 20余县,打击国民党区乡政权,剿灭拦路抢劫的土匪,铲除地霸武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开辟了以郭家坟为中心的滇东北革命根据地;支队还多次配合纵队的军事行动。成为三省边区国民党政权的“心腹大患”。
  1937 年 1月,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主力在国民党重兵“会剿”中失利,殷禄才率云南支队突围至四川珙县坚持斗争,拒绝了珙县县长的“招抚”。 1938年春,殷禄才服从团结抗日大局,把支队番号改为川滇黔边区抗日后援军云南游击支队,组织民众开展生产劳动,支援抗日,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暂停攻打国民党地方基层政权,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殷禄才还采取以兵屯田的办法。平时寓兵于农,战时集中打仗,创造了劳武结合,地方游击武装与民众力量相结合的方式,使支队的基本队伍得到巩固和发展。到抗战结束前夕,已拥有武装 400多人,组建了司政后 3个部门,下辖 8个大队 16个分队,加上外围组织有近千人的武装,殷禄才被称为“济贫林军”总司令。
   云南支队的发展壮大,引起了国民党云南地方政权的注意。敌人多次重兵“围剿”这支队伍,都未能奏效。 1946年秋,国民党重庆行辕奉蒋介石训令,授权国民党中央军整编七十九师负责统领云贵川三省边区驻防部队及 5专区 24县地方民团,限时“围剿”云南支队。 1947年 2月,各路敌军倾巢出动,扑向郭家坟。由于敌众我寡,大部人员在敌人的梳篦“清剿”中壮烈牺牲。殷禄才坚持战斗到最后时刻,为了不当俘虏,他将剩下的最后一颗子弹顶进枪膛,怒视敌人,饮弹自尽,壮烈牺牲,时年 35岁。至此,云南支队也以其与敌血战到底的壮歌结束了它的光荣历史。
  
  (撰稿:解菲,文图来源:云南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