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位为解放云南作出贡献人物:王复生
来源:
2015-05-18 11:43:18 字体:[大] [中] [小]
献身革命,虽死犹生——王复生

在中国人民解放道路的崎岖征途上,有一位清瘦斯文的革命者不惜洒尽自己的鲜血为新中国开辟道路,他就是王复生烈士。
王复生, 1896年出生于云南省祥云县下川坝王家庄一个书香之家。青年时代从边远的云南到北京大学求学,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在这场斗争中,王复生思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决定与“旧我”决裂,作有益于社会、国家、世界、人类的工作,他在日记中写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特意将名字改为“复生”。在马克思主义先驱者李大钊的引导下, 1920年 3月,他与邓中夏、罗章龙等 19人发起组织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担任法文翻译组组长,积极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著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他深入到京郊丰台铁路工人和门头沟煤矿工人中开展社会调查,向工人宣传马克思。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到陕西华县、绥德和广州等地开展革命工作,参与发起组织云南旅外青年进步社团“云南革新社”(后改称“新滇社”)。他还引领自己的两个弟弟王德三、王馨廷走上革命道路。
1927 年初,在国共合作的形势下,受党组织的派遣,王复生回云南主持建立了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的国民党云南省临时党部,积极配合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王复生被国民党云南省当局逮捕入狱,险遭杀害。出狱后,根据中央指示前往东北,在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等地开展革命活动。王复生遵照党组织的安排,奔走于汭河、黑河一带,帮助解决北满抗日义勇军马占山部的粮食和武器供应困难问题。之后,又通过社会关系就任伪满黑龙江省《民报》社长兼总编辑,利用报纸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宣传,积极发展党员,恢复建立党组织,并争取进步人士的支持。 1936年 6月,日伪军在东北地区实行“大检举”,大肆逮捕爱国人士,疯狂镇压抗日力量,王复生不幸被敌人抓捕入狱。敌人对他进行了残酷的刑讯逼供,在短短一个月内使用酷刑 18次之多。但王复生始终严守党的机密,宁死不屈。同年 8月 15日,凶残的敌人将他杀害。
(撰稿:余红,文图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