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位为解放云南作出贡献人物:马登云

来源:       2015-05-18 11:43:18      字体:[大] [中] [小]
  
  
  云南第一个回族共产党员——马登云
  


  
  在景色秀丽的昆明黑龙潭公园内,在苍松翠柏的环抱中,有六位烈士安息于此,他们的英名镶嵌在大理石上,也深深地刻印在人民心中。其中,有一位年仅 19岁就为革命捐躯的共产党员——马登云。
   马登云,回族, 1910年 3月生于昆明。 1924年考入成德中学,次年转入八属联合初级师范学校上学,期间,受到进步思想熏陶,阅读了《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激发了革命热情。五卅惨案发生后,昆明学生奋起走上街头,声讨帝国主义暴行,马登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运动中,被推选为校学生会主席,代表联师参加省市学联,参与领导学生游行示威。 1926年,马登云团结进步学生,在联师成立“青年读书协进会”,阅读进步书刊,研究马列主义,传播新思想。后来,马登云参加了进步组织——云南青年努力会,并介绍同学参加。 1926年,马登云加入共青团,次年 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着农民运动的发展,他接受党组织的派遣,到嵩明县以小学教师的身份作掩护,开展党的工作。他筹备组织农民协会,开办农民夜校。经过半年的工作,嵩明农民协会有了很大发展。 1927年底,国民党反动派大肆“清共”,白色恐怖笼罩云南。 1928年 1月,马登云到昆明向中共云南临时省委汇报工作时不幸被捕。关押期间,他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坚贞不屈,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1929年初,经党组织和家人多方营救获释。
   马登云出狱后,受聘于昆明回族清真会主持的明德小学当校长。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继续开展革命工作。 1929年 7月 11日,由于军阀混战,龙云政府在转运火药过程中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造成昆明火药爆炸惨案,上千人伤亡,成千上万人流离失所。 9月底,蒋介石派亲信王柏龄到昆明“慰问”灾民,实际是想嫁祸于共产党,拉拢云南地方军阀龙云镇压云南人民革命。据此,云南地下党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0月初,当局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召开昆明各界官绅军民大会。马登云等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在王柏龄大肆散布谣言,歪曲七一一惨案的真相,压制灾民的正当要求,恶毒攻击共产党人时,突然燃放鞭炮,散发传单,高喊反蒋口号。王柏龄被惊吓得手足无措,狼狈不堪,大会只好草草收场。龙云当即下令进行大搜捕,被捕的党员及群众八九十人。为了掩人耳目,未经公开审讯,龙云就下令将马登云等 8人绑赴南校场杀害,时称为“八烈士”。
  
  (撰稿:解菲,文图来源:云南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