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云南珍档展|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中的云南榜单
来源:
2025-03-05 11:12:17 字体:[大] [中] [小]
云南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特点突出,档案富集而多彩。依托得天独厚的档案资源,自国家档案局启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评选工作之初,云南对全省重点档案进行了全面梳理、系统整理、科学分析与筛选,组织将最具云南地方特色的档案文献分5批进行申报,并于2020年启动“云南记忆名录”评选工作。截至目前,云南已有11件(组)档案文献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纳西族东巴古籍” 和“南侨机工档案”分别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和“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世界记忆名录:纳西族东巴古籍
纳西族东巴古籍,是纳西族东巴教祭司用东巴文和格巴文书写的东巴教经典,最早形成于唐代,宋、元、明、清都有发展,于2002年3月首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03年8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现保存于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

禳多鬼仪式 人类起源和迁徙的来历经(东巴文·节选)
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抗战时期华侨机工支援抗战运输档案
抗战时期华侨机工支援抗战运输档案, 形成时间为1937年至1947年,真实记载了南洋华侨在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独特功勋,于2003年2月入选第一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19年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现保存于云南省档案馆。

南洋华侨欢送第二批机工归国抗日服务团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彝族文献档案
彝族文献档案,由彝族本土宗教祭司毕摩世代承袭传抄而流传下来,目前属于珍品的彝族档案文献共44部,分别为明、清刻本或写本,内容涉及彝族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民俗、哲学伦理、天文地理和民族关系等,于2003年10月入选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现保存于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和楚雄州档案馆。

彝族历算书(节选)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彝族古籍文献《查姆》创世史诗
彝族古籍文献《查姆》创世史诗,是彝族先民讲述天地万物及人类起源的一部史诗,主要流传在彝语南部方言区。“查姆”为彝语音译,即为根基或本源,包括《吾查》、《卖查》、《洪水查》等21卷,分别用彝文复抄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和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于2022年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现保存于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

《查姆》系列之《卖查》的结尾部分,记录了传抄者的名字和年份及传抄的过程,传抄时间为乾隆十九年(1754年)正月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清末云南为禁种大烟倡种桑棉推行实业档案文献
清末云南为禁种大烟倡种桑棉推行实业档案文献,形成时间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至民国九年(1920),反映了这一时期云南地方政府推行禁烟运动,倡导种植桑、棉、麻等经济作物,鼓励发展地方实业,推动一系列农业经济改革的历史,于2010年2月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现保存于云南省档案馆。

宣统二年(1910),腾越同知温良彝为干崖土司刀安仁开办纺绸机器厂的申文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昆明教案与云南七府矿权的丧失及其收回档案文献
昆明教案与云南七府矿权的丧失及其收回档案文献,形成时间为1900年至1911年,详细记录了法英云南矿务公司与清朝廷商订云南七府矿务章程及云南各界反对英、法攫取七府矿权、废除矿约、收回矿权的经过,于2003年10月入选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现保存于云南省档案馆。

云南临安开广道为法国领事官方苏雅调升为总领事官咨云南洋务局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云南护国首义档案
云南护国首义档案,形成时间为1915年至1916年,再现了护国运动发生的背景和全过程,于2002年3月首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现保存于云南省档案馆。

梁启超亲拟的《护国讨袁檄》(节选)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档案
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档案,形成时间为1910年至1949年,完整记录了中国第一座水力发电站建设的艰辛历程,彰显了云南人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于 2022年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现保存于云南省档案馆。

宣统三年(1911年),昆明县、晋宁州、昆阳州、呈贡县等滇池四县绅士提议将上流中滩暂时上闸,配合石龙坝施工的公禀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卡瓦(阿佤)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
卡瓦(阿佤)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为单件档案,由以班洪为首的十七部落爱国首领于1936年2月发布,宣告阿佤山自古为中国领土,声援全国同胞支持阿佤人民自卫自决,保国土完整,于2022年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现保存于大理州档案馆。

卡瓦(阿佤)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1936年2月)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卡瓦山(阿佤山)佤族酋长印谱
卡瓦山(阿佤山)佤族酋长印谱为单件档案,形成时间为1936年12月6日。“班洪事件”后,中英会勘中缅边界,以委员身份参加勘界工作的方国瑜,将此次勘界工作中卡瓦山(阿佤山)各位酋长携归的珍贵印图制成印谱。于2015年4月入选第四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现保存于云南省档案馆。

卡瓦山(阿佤山)佤族酋长印谱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抗战时期修筑滇缅公路档案
抗战时期修筑滇缅公路档案,形成时间为1935年至1943年,完整地记录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云南人民为打通国际运输通道,抢修滇缅公路的历史背景和修筑过程,于2022年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现保存于云南省档案馆。

1935年3月重修落成的惠通桥
撰稿、配图:殷俊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