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云南记忆 > 史料研究

跟着档案看云南——玉溪篇|从“滇中腹地”走向“开放前沿” ——在档案中追寻昆玉铁路的发展轨迹

来源:       2025-06-18       字体: [大] [中] [小]

编者按

         云岭千载岁悠悠,兰台万卷录春秋。云南是诗的远方、梦的故乡,这里风光旖旎、资源丰富,民族和谐、经济发展,在这片神奇的红土地上,各族人民辛勤劳作,创造了灿烂的多元文化。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档案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沉淀了光阴的记忆。为了展示云南档案文化魅力,讲好中国故事云南篇章,“云南档案”微信公众号推出“跟着档案看云南”专栏,通过挖掘云南各级综合档案馆卷帙浩繁的馆藏档案资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开启一段时光之旅。大家可以从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中感受彩云之南的厚重历史,品味红土高原的人文情怀,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云岭千载岁悠悠,兰台万卷录春秋。云南是诗的远方、梦的故乡,这里风光旖旎、资源丰富,民族和谐、经济发展,在这片神奇的红土地上,各族人民辛勤劳作,创造了灿烂的多元文化。

 

         昆玉铁路,作为中国第一条由地方投资修建的铁路,从昆明市晋宁区昆阳站接轨至玉溪市红塔区玉溪南站,于1993年12月22日全线贯通。2024年4月,昆玉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全面开工,开始了新的征程。昆玉铁路见证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发展历程,也为云南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追寻档案中的昆玉铁路,它穿越滇中大地,逢山劈路,遇水架桥,从一线延伸成网,坚定地向南前行。这段滇中大地上的铁路传奇,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熠熠生辉。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20世纪80年代,玉溪地区的交通运输完全依靠公路,传统单一的运输方式能耗大、运量小、成本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玉溪地委、行署多次研究,计划修建一条从昆明到玉溪的铁路,这样既能极大地缩短汽车运输的路程和时间,节约货物运输成本,促进玉溪地区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又可以完成国家铁路网规划中昆思线重要的一段,打通玉溪通往全国的通道,是对云南路网进行有益的补充,甚至可能成为国际大通道泛亚铁路的一段,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然而,修建铁路投资巨大,地方从没有干成过,对玉溪来说谈何容易。当时的玉溪地区行署主要领导在昆玉铁路建设相关会议上曾经指出,“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敢为天下先”。经过大量的前期工作调研,玉溪作出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决策:把地区和八县一市的有限资金集中起来修建昆玉铁路,处理好铁路建设与其他建设的关系,既要保证铁路建设的资金需要,又不会使其他建设受到太大影响。
 
         玉溪市档案馆保存着当年玉昆铁路修建的相关档案,其中就有1988年1月玉溪地区行署计划委员会向省计委上报的《昆阳至玉溪地方铁路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报告。昆玉铁路建设项目获批后,于1989年12月18日破土动工,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设计、当年开工。玉溪自己修铁路,这是破天荒第一次,面临重重困难。建设过程中,凡是其他铁路遇到的困难,昆玉铁路都遇到了,其他铁路没有遇到的困难,昆玉铁路也遇到了。昆玉铁路运营里程55.4公里、铺轨长度75公里,虽然总线路不长,但地质多样、地形复杂,桥隧占铁路总长的四分之一,需要打通隧道10座、架桥55座、修筑涵洞226座。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铁路建设者们不畏艰险、团结奋斗,发扬敢闯敢干的精神,攻克了一个个工程难题。1993年3月28日,最后一座隧道——刺桐关三号隧道胜利贯通,为昆玉铁路年底通车创造了有利条件。
  
刺桐关三号隧道贯通(玉溪市档案馆馆藏照片)
 
  
1993年12月25日,玉溪报头版报道昆玉铁路通车典礼(玉溪市档案馆馆藏资料)
 
         1993年12月22日下午3时,在玉溪西郊火车站,首发列车悠长的汽笛声划破长空,中国铁路建设史上迎来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昆玉铁路正式建成通车。
庆祝昆玉铁路通车现场(玉溪市档案馆馆藏照片)
 
 
新旧更替,迭代升级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旧有铁路的运输能力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玉溪的铁路建设翻开了新的篇章。
  
腾飞的玉溪高铁 张亚莉摄(玉溪市档案馆馆藏照片)
 
         2010年8月,新昆玉铁路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云南省桥头堡建设重点项目,是泛亚铁路东线中越国际铁路(昆玉线、玉蒙线、蒙河线三段)、泛亚铁路中线中老国际铁路的共用部分。玉蒙线于2012年9月26日开通运营,蒙河线于2014年12月1日开通运营。在此期间,从昆明发往蒙自、河口的列车均需通过老昆玉铁路。2016年12月28日上午10时32分,从昆明南站首发到玉溪的“和谐号”动车安全抵达玉溪站,标志着昆玉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玉溪迈入高铁时代后,昆玉河铁路作为泛亚铁路东线的重要端口,不断聚合人流物资,有力促进了沿线区域产业升级和对外开放,为滇中地区的经济繁荣注入了强大动力。随着昆玉河铁路客货列车的增加,2018年12月,曾于2016年12月新昆玉线开通后停用的老昆玉线恢复了莲池至昆阳线路作为昆阳专用线运输,助力玉溪物流基地和货物运输发展。
  
中老铁路元江双线特大桥合龙  杨正吉摄(玉溪市档案馆馆藏照片)
 
         2024年4月,昆明至玉溪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启动。作为云南省“3815战略”交通旗舰项目及中老铁路三年行动核心配套工程,该工程通过客货分线、电气化升级,实现货运能力跨越式增长,新增跨境物流专用通道,同步将客运时间压缩至44分钟。同时,工程将联动中老铁路、昆磨高速构建“铁公联运”网络,打造中国——东盟农产品、矿产物流大动脉,助力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跨境物流枢纽,并形成昆明至万象“4小时经济走廊”,服务“一带一路”产业链稳定发展。昆玉铁路扩能改造不仅是交通基建升级,更是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引擎。它将缓解交通压力,优化出行方式,美化沿线环境,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就业增长,为打造宜居城市注入新活力、带来新机遇。
  
高铁新城  杨正吉摄(玉溪市档案馆馆藏照片)
 
铁弦萦红,玉岫生辉
 
         玉溪与铁路的百年交响中,人文与自然共谱发展华章。承载着百年沧桑的滇越铁路汽笛惊破群山,《义勇军进行曲》的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北门街聂耳故居与城郊老铁轨共鸣着艺术与历史的回响。从首段昆玉铁轨铺设建成通车,到进入高铁时代,再到扩能改造工程启动,铁路的脉搏始终与玉溪的发展同频共振。
 
         1989年昆玉铁路破土动工之际,正是红塔集团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条钢铁动脉为烟草产业集群的崛起注入强劲动力。如今搭乘升级改造后的昆玉城际线,既能领略“玉昆足球”这支扎根红土高原的职业球队展示“永不言弃”的新时代玉溪风采,也能感受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致,从晨雾中的抚仙湖宛如天镜,到暮色里的哀牢山层林尽染;从帽天山古生物博物馆的沧桑古韵,到彝族传统土掌房的风景如画,与时代同步的玉溪正以它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球迷专列”到达玉溪站(图片来源:玉溪发布)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记录了昆玉铁路从破土动工到扩能改造的每一个重要节点,见证了玉溪从“滇中腹地”迈向“开放前沿”的辉煌历程。展望未来,玉溪将依托昆玉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继续书写开放发展的新篇章,而档案将作为这些发展历程的宝贵记录,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玉溪人勇往直前。
 

 

         供稿:玉溪市档案馆
     |      分享到: